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时间:2025-02-21 19:41:33
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技术改造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术改造工作总结1

一、企业发展情况简介

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xx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位于河北省工业区,毗邻京珠高速、109国道,交通便利。全厂现有职工1100人,职工学历为大专以上学历380名,从事研发的高级技术人员13名。工厂拥有从精密龙门导轨磨到加工中心各种“精、大、稀”先进设备200余台,一般加工设备1500余套。各种检测设备齐全,激光干涉仪,动平衡仪,噪音测量仪,表面粗糙仪等应有尽有。设备硬件在同行中堪称一流,倍受瞩目。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卧式端面铣床、多孔加工组合钻床、双面钻床、多轴、多工位镗铣钻专用数控组合机床、dn50—dn200专用加工数控机床、dn200—dn400专用数控机床、液压式全自动卧式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十多种产品。正在研发的产品有:自动装配生产线,数控精密智能焊接机械臂。

公司产品畅销国内,与集团、台、斯威有限公司、杭州国内多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情况

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年产—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300台(套)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所用建构新建3000平方米,新增产品生产流水线1条,(含全套设备26台套)。

本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后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了产能。并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如下创新:

1、针对传统加工机床存在的工序重复、繁琐,多次加工、多次变换卡位,生产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采用—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对三个端面、外圆、内孔等多个台阶一次性加工成型,使质量稳定,效率提高,比传统加工机床效率提高数倍。

2、实现了以—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为基本机型,根据客户所提出对加工对象的技术要求而量身定制。扩大了市场范围,满足了客户需求。经过此次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该产品年产量从项目实施前处于试制阶段的年产12台,达到了320台,零部件加工合格率达到97%,整机合格率达到100%。

本项目为年产300台(套)—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新增先进、节能的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模式,该项目填补了任县工业区制造业的一项空白,给企业的发展、振兴,带来新的契机和增长点。项目建成后,新增工作岗位120个,可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动力”的意义。重视技术改造工作,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上规模,上水平,生产条件日臻完善。完善了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管理体制。企业团队的年青和活力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技术改造项目将成为发展过程的战略转折。

三、技术改造项目中采取的措施

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技术改造完善的过程。在技术改造的实践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

在技术改造方面,公司与华中数控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化机械设备的工艺、控制技术和工具,研制一批行业关键数控装备和主导产品,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高对传统产业的支撑作用与服务能力。

公司建立了科技服务平台,思想汇报专题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对本地企业的服务,提高企业间协作能力,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经营管理的水平,实现企业产品创新增效。使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新产品贡献率提高15%以上;使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10%以上;使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产品平均综合成本降低10%以上;提高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占有率提高4%以上。

公司先后投资120万元,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施两化融合项目。目前已上线运行的系统有oa网络办公系统,金蝶erp管理系统等。同时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公司购入了硬件防火墙和网闸,通过这些措施使公司网络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四、技术改造的经验

我公司技术改造还将以将继续完善生产自动化控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产品质量。

今后将继续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的自动化为发展目标。支撑项目总投资共计2300万元,包括以下内容:依托我公司新征地50亩,建设新产品研发生产中心等基础设施,预计投资600万元;购置hed—21s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hsv—19总线式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lx850数控立式加工机床等科研设备30台(套),预计投资1100万元;其它预计600万元。目前,我公司自有资金1140万元,银行贷款400万元,尚有760万元资金缺口。

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为任县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技术改造工作总结2

20xx年技术改造工作,在成都市经委、崇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崇州市委、市政府“项目突破年”工作部署,按照“成都市20xx年工业经济责任目标”和我市“一年有新突破、三年有新成就、五年上新台阶”奋斗目标的要求,抢抓机遇,加大对企业技改引导力度,切实抓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目标任务。

一、技术改造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主要举措

今年我市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的政策措施》(崇委发34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崇委发43号)等文件,支持企业实施技改技创,切实支持和加快工业发展。我局采取多种形势宣传强调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多样化的交流,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和改造意识,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不少企业顺利步入投产一批、研制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轨道,逐渐成为崇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企业。20xx年,完成技改投入26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目标152.9%,工业投资26.1亿元,同比增长74.8%,完成目标113%。

1、指导帮助企业对项目包装策划和申报工作、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积极组织全市企业申报20xx年四川省重点技改项目,上报并确认我市全友、立申、汇源、互利达、川西等5家企业项目列为20xx年省重点项目。组织汇源、立申、互利达参加了2月份省经委召开的项目评审会。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负责项目的领导、管理和服务工 ……此处隐藏1766个字……,全市技术改造投资保持了迅猛增长的势头,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质量显着提高,主要工作目标顺利完成。预计全年全市实施工业项目80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35.3%,技术改造项目420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重点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二)传统产业提质加速,支柱产业上档升级

今年以来,全市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先导,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培育油气盐产业链,协调发展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通过实施“4+3”产业规划,现已基本形成了绿色食品、油气盐化工、纺织服装、机械配套四大支柱产业,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改造,加快已有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大项目、好项目的技改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支柱产业的做大做强。预计“4+3”产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530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占规模工业的78%以上;油气盐化工、食品饮料产业工业产值突破420亿元,成为“4+3”产业的排头兵。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二是强化税收政策支持。指导和帮助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三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风险投资,积极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投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新兴产业逐步由低档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方向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其中,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占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6.2%;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占全市省级技术企业中心总数的45.5%。其中,大雁科技的工艺装备水平和封装测试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太晶电子自主研发的超快恢复芯片属国内先进水平,鼎吉光电是国内率先集节能灯产业链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初步实现了“产业集中、企业入园”的产业集聚效应。市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建设“电子产业生产基地”,打造以大雁电子、太晶电子等企业为龙头的微电子产业园和以鼎吉光电、柏狮光电等企业为龙头的高效照明产品产业园;射洪依托天齐锂业建立了锂电工业园。年,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4%以上。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总结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政府法制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技术改造工作总结4

多年来,热电厂Ⅰ、Ⅱ供汽母管存在供汽不均衡现象,进入冬季气温低时这种不均衡性更加突显,在汽机背压一定的条件下,Ⅰ供汽母管的压力要高于Ⅱ供汽母管0.02MPa;粘短二厂热力站蒸汽压力要低于粘长一厂0.04Mpa,为满足粘短二厂的正常生产,热电厂被迫提高背压。针对以上情况,在对热电厂供汽管网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热电厂部分蒸气管网优化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技改项目。经公司组织论证批准后,在生产处和热电厂密切配合下,实施了该技改项目。该技改项目于20xx年12月5日完工,6日投入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改造前蒸汽管网供汽方式及存在的缺陷:

(1)供汽方式:汽轮发电机排汽分别经由Ⅰ供汽母管的K1、K01、K4阀门、Ⅱ供汽母管的K2、K02、K3阀门的六条管线供出。其中:①K01、K02阀门经两条D426管直供粘短一厂车间分汽缸;②K1、K2阀门经两条D426管线(南线),供至涤短热力站、粘长二厂热力站,该供汽管线单线运行,K1、K2阀门互为备用;③K3、K4阀门经两条D529管线供出的蒸汽,一部分直供北线厂外用户;另一部分经2热力点供至长一热力站和短二热力站。

(2)存在的问题:

①K1阀门备用、K2阀门供南线(涤短厂、粘长二厂)、K01、K02阀门直供粘短一厂、K3、K4阀门一部分经2热力点供粘短二厂和粘长一厂,另一部分直供北线厂外用户。由此可见,Ⅱ供汽母管的供汽流量要大于Ⅰ供汽母管的供汽流量,在汽机背压一定的条件下,Ⅰ供汽母管的压力(0.63MPa)要高于Ⅱ供汽母管的压力(0.61MPa),供汽极不均衡。

②粘短二厂及北线的外用户经常对供汽的压力提出要求。因此,热电厂只有采取提高汽机背压来解决局部蒸气压力偏低(粘短二厂、北线的厂外用户)的问题,气轮发电机经常处于高背压运行,影响发电量。

③今冬北线的外用户供汽量增加,上述矛盾会更加突出。注:以上数据为09年冬季统计的平均值。

二、供汽管线改造方案:

今年实施了管网改造的一部分,即:将闲置的原涤长线、涤短线的两条D273管与K1线D426管在公司物流长丝成品库外侧连接,对连接点至K7、K8阀门的两条D273管,长约100×2米的保温进行修补处理,以满足粘短二厂的汽压要求,从而缓解电厂的压力。

三、改造后的项目评价:

20xx年12月6日10:10时,该项目开始投运。开启K1、K7、K8阀门,届时供汽母管的K1、K3、K4阀门及供汽管线供出的蒸汽,一部分直供北线厂外用户,另一部分经2热力点供至短二热力站和长一热力站。经过近段时间的观察,有效地改善了供汽的均衡性。改造后在机背压、供汽母管蒸汽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短二热力站来线蒸汽压力比改造前提高了0.02MPa;

改造前09年12月6~26日部分数据平均值与改造后11年12月6~26日部分数据平均值的对比:项目室外(℃)背压(MPa)短二热力站日期(MPa)改造前09年12月6~-5.30.650.5126日部分数据平均值改造后11年12月6~-6.30.630.5126日部分数据平均值热力站压力降(MPa)0.140.12

四、投资费用及技术改造后经济效益:

①技术改造费用:材料规格数量(个)冲压弯头管线保温辅料合计

Φ273Φ273xΦ273x4个200米200米金额(元)800.0011000.0020xx.0013800.②效益:

⑴改造后,与同期比,背压下降了0.02Mpa,发电效率增高,多发电量为:500kw.h×24小时×150天=1800000kw.h

发电效益:1800000×0.3248元=584640元

(注明:500kw.h是根据电厂报表数据采用;150天是根据冬季采暖期背压偏低情况而取用)

改造效益:发电效益-投资费用=584640-13800=570840元(2)改造后,汽轮机的背压及排汽温度均有所下降,因此供汽的热焓值也降低,供汽的散热损失也会减少,由于没有具体的数字支持,这部分效益无法准确计算。

生产处

20xx年12月21日

《技术改造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